四川成都武侯经济开发区 :争创首批四川省新质生产力试验区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晨,西部智谷人来人往,崭新的办公区域,齐全的配套给青年人才提供了舒适的创新创业空间。这是四川成都武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日常一瞥,开发区聚焦“智能终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平台经济”四大主攻产业方向,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储能、新材料”三大未来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开发区正在加快建设成都微波射频科学城、悦湖科技城、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波射频高水平发展引领区、华西医工融合产业样板区、西部数实融合创新示范区。

  四川成都武侯经济开发区其前身武侯工业园于2000年8月启动建设,2006年整合武侯科技园和西部鞋都工业园,经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4.51平方公里。园区促进微波射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速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个数字科技总部为牵引、一个重点产业集群为特色、一个现代产业地标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一个数字科技总部是指京东西南总部。2021年,京东西南总部大楼正式建成启用,这是京东集团全国第二个区域总部,涵盖电子商务、数字科技、金融、健康、工业品等业务板块,辐射川渝云贵南五省区。围绕发挥京东在数字科技领域的产业整合、项目带动功能,积极构建供应链、创新链垂直整合的产业生态,相继导入京东工业数智化创新中心等优质项目,引导武侯本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触电上云”,形成了“1+N”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一个重点产业集群是指微波射频产业集群。2023年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是全国唯一以微波射频作为主导产业入选的集群。开发区出台专项政策,搭建技术服务平台,设立产业基金,规划建设158万平方米的微波射频科学城。目前已聚集上下游企业280余家,建立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37个,专利突破700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

  一个现代产业地标是指西部智谷。西部智谷作为开发区重要产业组团,占地面积421亩,总建筑面积90.23万平方米,2008年由武侯区属国有企业建成投运。已累计引育专精特新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39名,孵化培育了唐源电器、佳发教育、世源频控等一批上市企业,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优质企业汇聚提供了重要承载。

  近年来,开发区聚焦科学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品牌打造,成功培育了彩虹电器,利君实业等7家本土上市公司;聚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孵化培育了川大智胜等人脸识别和空管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项;引育唐源电气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

  开发区积极构建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发展智能终端、医药健康、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等四大主攻产业方向,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储能、新材料等三大未来产业新兴赛道,努力打造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智能终端以微波射频、消费电子为核心,依托华日通讯、康特电子等链主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引进联想AI电脑、浪潮信创终端等重点项目。医药健康以医疗器械、健康设备、前沿核医疗为核心,推动华西一校四院与开发区内锦江电子、国药集团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深度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平台经济以工业品、时尚消费品为重点,以数字科技赋能工业公司拓展创新链、供应链,推动川货出川出海。人工智能以机器人、算法算力、大模型为核心,聚集毫末智行、数之联等新兴高科技企业,推动中科曙光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导入生态伙伴,努力构建AI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开发区积极布局三个未来产业新兴赛道。依托武侯深厚航空基础,发展低空经济,聚焦eVTOL等先进交通,发展智联网低空管理组网、物联网基础设施设备。加快促进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成链,依托伟力得、好风光等龙头链主企业,发展全钒液流、锂浆料等新型能源。依托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实验室、中蓝晨光设计院等新优势资源推进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发和转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杜文婷 照片视频由武侯区提供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