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11月17日讯(记者 黄梦思) 全国年产值百亿元的紫菜传统加工职业,昨日(11月16日)被温州人潘峰改写前史,由他自主研制的紫菜自动化烘干机填补了全国空白。不少专家觉得,这是我国海洋食物加工范畴一项含义严重的技术创新。
当天,在洞头区举办的紫菜自动化烘干机上市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紫菜饲养大户齐聚一堂。潘峰信心十足地说,这台设备价格35万元,未来3到5年,全国需求量至少1000台。
紫菜加工是一项“技术活”,加工好与欠好,不只影响质量,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经济价值。“传统加工需求2个小时,选用自动化烘干机仅需20分钟,并且每斤紫菜加工本钱下降1元左右。”潘峰介绍,紫菜传统加工用煤烧炉,他研制的紫菜智能烘干机选用太阳能,既环保又安全,箱体恒温的环境还能保证烘出规整美丽的干紫菜。
洞头是“浙江紫菜之乡”,主产地在霓屿大街,从事紫菜饲养和加工职业共有4000人,年产值达3亿元。12年前,潘峰看到紫菜蕴藏的商机,放下电缆出售生意,回到本籍地霓屿大街,转型紫菜加工,创办了温州星贝海藻食物有限公司。
潘峰说,紫菜传统加工存在许多坏处,如本钱高、耗时长、环境污染、制品外形不美观、干紫菜残留二氧化硫等问题。为此,他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既战胜紫菜传统加工带来的问题,又能节省本钱。
4年前,潘峰正式组成团队研制紫菜自动化加工设备,其间屡遭波折,公司股东一度要求抛弃,但他从始至终坚持投入巨资不断实验,终究成功研制出一台自动化烘干机,取名“星贝坛紫菜智能烘干机”,并取得国家专利证书。
潘峰介绍,该智能烘干机选用油电混合式供热,受热均匀,节能环保,运转安稳,只需一键式启停,简略易操作。此外,设备折损率低,一次性出资,获益7年,每年只需进行例行保养即可。
福建省霞浦祥烨水产品食物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丽燕和记者说,现在现已购买4台星贝坛紫菜智能烘干机,并分别在福建和江苏的公司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每台设备每天加工制品产值高达3吨,相较于传统加工,出产功率和产值完成翻番;与传统土炉比较,该设备在安全和食物卫生上占有显着优势”。
宁波大学教授骆其君以为,星贝坛紫菜智能烘干机的研制,完成传统人工烘干转型,处理了过多紫菜难以烘干的问题,并且食物安全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有利于促进我国紫菜工业的提高。浙江海洋水产饲养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少珍以为,该设备的研制提高了海洋工业机械化和规模化开展,一起有利于拓宽紫菜工业链,促进企业健康出产,是我国海洋食物加工范畴一项含义严重的技术创新。
据悉,该发布会由洞头区委宣传部、洞头区霓屿大街办事处主办,洞头区渔农办(农业局)、洞头区经信局、洞头区科技局、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洞头区传媒中心协办,温州星贝海藻食物有限公司、温州星贝科技机械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