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学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4年7月9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乡筑未来实践调研团队前往永福县罗汉果小镇,对罗汉果加工公司和罗汉果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2024年7月9日上午,实践团队到达罗汉果小镇上的中国罗汉果文化展览馆,在参观的过程中,颜经理热情主动的担任实践团队的讲解员,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著名的创新产品--永福罗汉果甜味剂,它作为食品原料的终端产品已超越1000种,客户更是包括了可口可乐、百事、雀巢、乔巴尼、统一等几十家全球知名公司在内的饮料、食品公司。甜苷,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食用起来却无热量,0脂肪,0卡路里,它的口感纯净且无任何副作用,能很好地作为天然甜味剂运用于饮料及食品的制作中。
还有颜经理所特别展示的罗汉果创新产品,例如罗汉果酸奶、罗汉果酒、罗汉果止糖浆、罗汉果人参茶和罗汉果陈皮茶等等。颜经理说道:“罗汉果的利用率可以到达96%以上,就等于它的根、叶、茎和残渣都可以充分的利用。”
这些创新产品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进步,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能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减少了传统劳动的需求,还吸引了年轻人回乡创业,推动了乡村的人才流动和资源配置优化。
在继续深入展馆的中心,颜经理在罗汉果市场规划图上科普了最大的和最广的客户群体,使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到罗汉果在三大市场的应用蕴藏的巨大商业经济价值和永福县政协如何助力罗汉果产业振兴。
永福县政协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创新联动,通过推动乡村委员会的行动,来带动周边农民的积极性,组建工作站,使得许多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可以便捷运行,不仅让众多政协委员牢固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也加强周边的农户对乡村发展振兴政策的认可与高度赞同。实践队员还得知了罗汉果食品产业是桂林市传统优势产业,桂林经开区成立以来,积极打造罗汉果食品产业,按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创新理念,重点打造了“罗汉果小镇”,罗汉果小镇是唯一一个集特色小镇、创新小镇、旅游小镇于一体的产业小镇。
永福县政协通过罗汉果产业的创新产品、创新联动和创新管理的创新模式,让“罗汉果小镇”将作为产业集群主要载体,加快建设完善罗汉果小镇生产制造区、产品展示交易区等功能区,打通整个罗汉果产业垂直链条、横向联盟生态链条,加快展示、种植、加工、销售、养生健康文化等融合发展步伐,逐步建立起以罗汉果为要素纽带的集群产业带,通过发掘和扩大产业内涵价值,打造全球罗汉果研发生产核心基地,中国第三代甜味剂核心生产制造基地。
2024年7月9日中午,实践团队前往永福县罗汉果相关加工公司,随后实践队员与广西永福福中福罗汉果有限公司的曾厂长开展了一次座谈会。曾厂长向大家介绍了罗汉果产业的产业规模、加工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内容。目前,依托罗汉果科技示范园,辐射带动全县罗汉果种植15.26万亩,年产果超18亿个,罗汉果全产业链产值实现100亿元。
实践队员们与曾厂长后续的交谈中,了解到罗汉果相关的加工公司,特别是广西永福福中福罗汉果有限公司,它由永福县28家罗汉果加工销售企业组建而成集罗汉果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总厂设在苏桥工业园区,占据国内外罗汉果销售市场绝大份额。有着先进的现代化低温脱水设备,罗汉果自动控温控湿热泵烘烤设备,公司自有加工设施和场地,保障了罗汉果加工工艺的品质,实现五个统一(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销售),从种植源头把控罗汉果品质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承包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实际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价双赢的局面。参加完座谈会之后,曾厂长又邀请实践团队到工厂里参观。
实践队员们通过与加工厂工人王阿姨的交流,了解到罗汉果加工再也用不着像之前传统加工顶着高温工作。加工厂工人王阿姨说:“现在成品几乎都是机器挑拣,烘干房负责自动化烘干,不用消耗太多人力与时间,减轻了工人们的负担。”在参观加工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罗汉果有三种常见的加工工艺,第一种是传统烘焙让其具有独特风味。第二种是微波脱水工艺,利用微波加热来去除食品中多余水分的方法,这种技术通过在微波场中使食品分子内部产生热量,从而加速水分的蒸发和移动,达到快速脱水的效果。第三种是低温冻干,将罗汉果迅速冷冻到低温,使其内部的水分变成冰。在真空条件下,冰直接从固态转化为气态,水分从罗汉果中去除。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水分,确保罗汉果的干燥程度达到要求。
在参观加工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在产业园除了福中福这样深加工企业,还有专注于精加工的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桂林中族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有名的公司使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去降本增效,还带动了当地上千人以上实现就业,人均稳定务工年收入也达到了可观的20000元以上。
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将传统的手工艺与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保留了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这种融合不仅推动了工艺的发展,还创造了更多创新和市场机会。
2024年7月9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最后一站罗汉果产业示范园,罗汉果近年来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健康效益而受到广泛好评,市场行情报价走俏,农民种植罗汉果的热情持续高涨。
在产业示范园实践团队遇到了正在工作的果农王奶奶,在实践队员的热情邀请下,王奶奶向实践团队讲解关于罗汉果种植方面的相关情况,实践团队得知,永福县独特的天气特征情况,很适合罗汉果生长,老百姓种植罗汉果的产量在平均每亩1万个以上。产业园内有罗汉果产业相关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家、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家,家庭农场49家。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下运营规范有序,“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村民参与积极性高,半数以上的村民参与企业和合作社从事罗汉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等。
据罗汉果产业示范园的数据统计,2022年,永福县农民人均罗汉果生产收入13000元,休闲农业、农家乐服务业收入3000元,土地流转收入1000元,另外的收入8600元,产业创收价值位居全县第一位。
如今,永福罗汉果从一颗罗汉果已发展成为罗汉果茶,含罗汉果提取物的饮料,罗汉果保养品等。它走出了广西,走向了世界销售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永福展现给世界的一张耀眼的名片,也成为了永福人民的“福果”。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践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通过参观罗汉果文化展览馆、调研罗汉果相关产业园,了解罗汉果种植技术,深刻感受到永福罗汉果产业对促进永福县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永福罗汉果产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罗汉果产业的成功案例为别的地方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和启示。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别的地方也能够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类似的成就,逐步扩大这种正面影响的范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豪门不同命:曼联换帅后5-2大胜 曼城1-2遭热刺淘汰 阿森纳轰3-0
TrendForce:固态电池进入试产,2030 年成本预计降至 1 元 / Wh
Canalys:今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099亿台 同比增长5%
东北英语要席卷全球了?哈尔滨出租车驾驶员集体学英语,家里要来qie了,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