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作为枸杞主产区之一的宁夏,一直将枸杞产业视作最具地方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如何确保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高品质枸杞产品,是宁夏推动枸杞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造靓丽“红色名片”的重要命题。
九月以来,枸杞采摘进入收尾阶段,伴随秋雨浸润富饶的宁夏平原,记者走进枸杞种植、加工、监管等诸多点位,探访宁夏“小红果”如何安全、可信、高质地走向人们的“舌尖”。
秋日里,在中宁枸杞红柳沟小产区,远离了城市与工厂的枸杞种植基地正绿意盎然。位于该产区的玺赞生态枸杞庄园已完成了枸杞的采摘工作,一框框枸杞鲜果被送入车间进行清理洗涤、烘干、杀菌,制成更易储存的枸杞干果。
“对于摘下来的鲜果,我们主要按照洁净化清洗、清洁能源烘干等工艺做处理。”在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向记者展示其枸杞加工工艺流程。
在经过自来水洗净后,新鲜的枸杞被送入烘干房烘干,然后由人工色选、分级、精拣,送入除尘间,经过旋风除尘、静电毛发分离、金属探测等工艺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杀菌。一系列流程确保了枸杞制干环节的卫生安全。
这种智能化、标准化的枸杞生产加工流程,是宁夏强化枸杞制干环节技术革新的缩影。目前,宁夏枸杞鲜果已由传统自然晾晒制干向清洁能源设施制干转变,全区95%用于制干的枸杞鲜果均使用低温真空干燥、清洁能源热风烘干等现代化新型制干工艺技术制成干果,严把生产加工关,守好质量安全底线。
普通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可信赖的枸杞产品?带着这一疑问,记者走进了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
“以我们的产品为例,我们正在枸杞包装上推行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看到种植基地、加工公司、检测报告等相关信息,从而明明白白消费。”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拿过一袋贴有“宁夏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溯源码”的枸杞产品向记者展示,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看见完整的追溯链条。
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浪潮之下,宁夏枸杞产品溯源体系也日益完备。以中宁县为例,中宁县建成中宁枸杞溯源大数据监管平台,溯源企业达130余家,可溯源产品360余个,累计发放质量追溯标识2200万枚。在宁夏,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已运用到枸杞生产的所有的环节,从而让“生产可记录、流向可跟踪、信息可存储、身份可查询”的智能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成为现实。
“我们依照自治区颁布的枸杞食品安全区域标准DBS64/001对枸杞进行仔细的检测,检测的项目包含二氧化硫、十项农残和两项重金属。只有通过相关检测,企业才有资格进一步申请‘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银川海关技术中心中卫实验室负责人郭澍强向记者介绍。
目前,宁夏正加强“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和保护,推行“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商标+溯源码”的“三标一码”管理模式,让我们消费者通过“三标一码”购买到安全、高质量、可追溯的好枸杞。
好枸杞是种出来的。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既要依靠规范加工、检测监管,更要从源头做好品质把控,以高品质的枸杞种植助推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病虫害是影响枸杞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的条件。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记者看到宁夏农业生物灾害网格化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正显示着全区枸杞种植区的基础数据和实时监测的生物数据,对各种植区枸杞病虫害发生做出精准预测。
“监测预警是有效防控的基础和前提,为保障枸杞质量安全,我们建成了智能监测、预测预报、综合管理多功能融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及应用技术体系,实现了监测智能化和预测自动化。”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蓉和记者说,目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区15个县(区)、41个乡(镇)、97个村的枸杞病虫害信息化监测预报网络,实施了病虫害监测预报的网格化精准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防控”。
“在防控上,我们集成建立了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根据枸杞物候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核心是采果期实施生物防控,保证采果期不使用化学农药。”张蓉谈到,“2023年,宁夏农林科学院开展全区枸杞专项抽检553批次,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8.7%。”